英國之暴亂會出現在北美嗎?

孔祥烱

 

84日警察在英國倫敦北區調查涉及槍械的罪案,與一個黑人對峙,發覺他擁有槍械,結果警察開槍殺死了他。86日被殺黑人的家屬和朋友,連同二百多人到警察局前抗議,繼而引起糾紛,群眾開始擲石放火,並掠奪附近商店。但警察反應軟弱,無法控制他們,暴亂持續至深夜。

以後兩晚,暴動和掠奪出現在倫敦多區,也出現在伯明罕城和利物浦城。89日暴亂擴展至二十多個地區,包括倫敦外很多城市,最嚴重的在曼徹斯特城和伯明罕城。英國首相下令大幅度增加巡邏街道之警察,警察亦宣佈考慮使用橡皮子彈,幸而暴亂經過四天後沒有再持續。

這次暴亂中一共有五人死亡,逮捕了近三千人,過半在倫敦。罪案共有約五千宗,大部份是掠奪和盜劫商業,但也有放火、劫掠民居和傷人。事後對暴亂的起因有很多不同理論,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解決方法。

 

▲暴亂的起因

大部份人認為警察若在第一晚有適當的反應,則暴亂不會擴展。但英國的警察最著名的是不攜帶槍械,也一向對暴力沒有強烈反應,故此暴亂者認為能為所欲為而不受干涉,結果吸引更多暴徒參加。

至於暴亂背後的因素,左翼人士認為是政府削減財政開支的結果,他們認為這樣帶來很多人失業,貧窮青少年感覺政府不公平,在絕望中公開表示他們的憤怒而引致暴亂。這樣的說法是否符合事實呢?

表面上,這說法好像合理,因為被捕者中有90%都是三十歲以下的青年人,但在分析詳細資料後,原來大部份被捕者都以前有犯罪紀錄,半數罪案與違法幫派有關,目擊者作證說:暴徒用昂貴的高科技器材和手提電話聯絡,一同聚集行動及避開警察,有些甚至從很遠的地方開小貨車進倫敦搶劫,絕非貧苦青年。當然也有不屬幫派的青年人,藉混亂趁機搶劫,但很多並非來自貧苦家庭,有大學生和富有家庭子女。資料也顯示在很多極貧窮的地區沒有發生任何暴亂。再者,削減開支仍未實行,未曾實際影響人民。

另一方面,右翼人士(如英國首相)認為暴亂背後的因素是社會和文化腐敗,包括:(1)破碎家庭和學校缺乏良好教育使青少年人沒有正確的道德觀。(2)破碎家庭間接鼓勵青少年人加入違法幫派,集體犯罪。(3)司法制度不夠嚴厲,警察沒有權力作堅強反應,犯罪者在法院很少會受刑罰,結果青少年人不懼怕權力。(4)社會福利制度過份慷慨,結果很多青少年人可以工作也不去作,因為福利金容易獲得,同時也缺乏責任感,認為政府有義務供給他們一切所需,一旦不滿意就憤怒。從犯罪者資料的分析,這說法似乎更合理。

 

▲防止暴亂的方法

若根據右翼人士的理論,要以政策防止未來的暴亂,就需要經過長期改進和改革,才可以補救社會和文化的問題,但這是必須立刻開始實行的。另一方面,若左翼人士的理論是對的,是否增加政府財政開支和福利用款就能解決問題呢?實際上是不能的,因為英國像美國和很多歐洲國家一樣,國債過重而面臨經濟崩潰,現任政府減少財政赤字是必須的。若信貸定位下降(如美國上個月情形一樣),借貸利息就相應增加,結果帶來更高的失業率和更低生活水平,貧窮的問題就更嚴重,也一定出現更多暴亂,就如希臘和西班牙最近的暴亂一樣。

 

▲結論

這次暴亂清楚顯明人天然的罪性,有獲得利益的機會就埋沒良心,參加搶劫。其實很重要的因素是犯罪者沒有神在他們的心中,近代無神論者說人沒有神也可以作一個道德的人,這在日常情形下可能是對的,但一旦可以沒有危險而非法獲利的時候,自我利益就可能變成最高的價值。

與英國相似的暴亂會出現在北美嗎?可能的。試比較上述因素,全部已經在北美社會存在,但問題的嚴重性較低,例如,北美司法制度較英國有效率,警察的權力也較大,幫派文化也可能較不普遍。但是,如果道德觀繼續走下坡,家庭制度繼續受破壞,同樣的暴亂就很難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