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宗教改革與馬丁路德

時代五《近代教會(1)﹕改革及奮鬥(主後15001700年)》第一課

參考:課本第214, 9

12.1  宗教改革之定義

        12.1.1  名稱

·         宗教改革這個宗教運動為普世教會帶來了大規模的改革和重組﹐目的是為了讓教會回復早期基督教的純正。它最後形成了更正派教會的開創

        12.1.2  解釋

·         基督徒來說,宗教改革回歸到原有的基督教信仰。天主教徒來說,這是一種異端性的教會分裂。

12.2  背後之因素

        12.2.1  教會內﹕腐敗及要求更新

·         問題教廷內充斥著各種道德上的腐敗﹕貪污、不道德、奢侈﹐以及忽略非聖職人員。個教會大公會議 [1229] 甚至禁止非聖職人員擁有聖經

·         贖罪卷濫用﹕這是宗教改革的直接起因。

        12.2.2  社會經濟上﹕逐漸惡化經濟

·         原因經濟情況的惡化部份原因乃是由於貴族、修道院和教會聖職人員剝削平民情形日趨嚴重。逐漸興起的中產階級開始質疑舊有的制度。

        12.2.3  政治上﹕封建制度結束

·         帝制強大的君王在許多不同的國家興起﹐他們反對由一位普的宗教領袖統治他們。

·         國族主義由單一民族形成的國家開始成立。受到國族主義的影響﹐人民對外國統治的反抗意識漸漸增強。

        12.2.4  哲學或知識上﹕世界觀改變

·         世界觀發現新世界帶來了一個新的世界觀。醫學、數學、和物理等等的進步﹐讓人對自然界有了新的看法。

·         個人主義改革派教導信徒可以和神有一個直接的關係﹐而無需藉其他人去作中間人。

·         回到聖經改革派鼓勵信徒學習原文聖經。

·         印刷技術透過印刷技術的運用﹐書本可以快速地傳開。

12.3  馬丁路德之興起

        12.3.1  路德生平 (1483–1546)

·         歷史性一步﹕他研讀羅馬書時明白「因信稱義」教義他在威登堡大學張貼了《九十五條信條》[1517]攻擊贖罪卷購買

        12.3.2  對《九十五條信條》(Ninety-Five Theses反應

·         人民支持這些信條在德國得到廣泛的支持﹐馬丁路德得到到沙辛尼王忽德力(智慧者Frederick the Wise)的保護。不過最後馬丁路德還是被教宗趕逐出教 [1520].

        12.3.3  路德的三本小冊子 [1520]

·         攻擊天主教﹕路德寫了三本小冊子攻擊﹕[1] 德國貴族(因他們協助天主教)[2] 聖禮系統[3] 天主教教義(說明好行為不會帶來救恩)

        12.3.4  禍門會議(Diet of Worms[1521]

·         結果﹕路德被命令答辯教廷政府控訴,會議譴責路德著作但路德的朋友將他藏於華德堡堡壘

12.4  馬丁路德之

        12.4.1  神的

·         基督是神的話神的話不單只是聖經上所寫的字句﹐而是神的兒子自己。若有人閱讀聖經卻在面找不到耶穌﹐那人並沒有真正經歷神的話。

        12.4.2  神的認識

·         透過啟示﹕在基督的十架上,神將自己啟示給我們。

        12.4.3  律法及福音

·         顯明神的啟示審判話(律法)恩典話(福音)

        12.4.4  預定論

·         人沒有自由意志馬丁路德接受奧古斯丁的信仰﹐認為人只能完全依靠神的恩典及祂的預定。他似乎在說人在任何事上都沒有自由意志。

        12.4.5  稱義及成聖

·         稱義當一個罪人在信心中轉向神﹐神就會祂的聖靈賜給他﹐而那人的罪就會被赦免和被稱為義。成聖這個過程自然地會在人稱義後出現。

        12.4.6  教會及聖禮

·         信徒皆為祭司所有基督徒皆是祭司,並不需要正式的神父就能親近神。並且只需要兩種聖禮﹕洗禮和聖餐。路德反對聖餐變質論。

        12.4.7  兩個王國

·         對政府看法神設立了兩個王國﹕其中一個在律法之下﹐另一個則在福音之下。基督徒不應期待國家為了支持正統信仰而去迫害異教者。

12.5  德國之宗教改革

        12.5.1  宗教改革延續

·         支持者當路德正在躲避迫害的時候﹐加斯達及墨蘭頓Melanchthon繼續肩負起宗教改革的工作。

·         禮儀改變一些修士及修女結了婚。崇拜被簡化﹐不再用拉丁文而用德文。聖餐餅和杯都給平信徒。

·         皇帝被阻延帝國皇帝查理士五世想要除掉這個「叛教」的馬丁路德﹐但卻因為幾件事而拖延了﹕路德廣受德國人民的支持﹐教宗格利免(克勉)七世和法蘭西斯皇一世的挑戰﹐以及土耳其的入侵。

        12.5.2  政治鬥爭

·         《奧斯堡信條》Augsburg Confession [1531]這信條為墨蘭頓所寫﹐基於路德宗的信條。當中的語氣和文字經過刻意的調整成為溫和沒有譴責教宗制度。

·         聯盟對抗: 基督徒成立史謀加聯盟對抗天主教徒紐倫堡聯盟 [1539].

·         紐倫堡和議Nuremberg [1532]查理士五世由於受到法蘭西斯皇和土耳其人的威脅﹐不得已接受了此協議﹐容許改革派持守他們的信仰﹐但們不能把信仰擴展到其他地方。

·         巴秀和議Passau [1552]簽署這個協議是因為改革派的教徒在德國增加得太多﹐而皇帝希望能夠維持現狀。這次協議容許有宗教自由﹐但只限路德宗教徒。

        12.5.3  農民革命[1524]

·         結果叛亂發生是由於經濟狀況持續變壞。馬丁路德呼求眾王子鎮壓暴動﹐結果有十萬農民被殺害。許多農民認為路德背叛了他們。

應用

[1] 珍惜我們的傳統

宗教改革所產生的教會全部都相信聖經是神的話。

[2] 感激神的保守

錯綜複雜的政治因素讓宗教改革得以成

[3] 避免過去的錯誤

一位領袖的錯誤﹐路德在對農民暴亂的立場﹐帶來長遠令人悔恨的結果。

[4] 應用我們的知識

有智慧地運用所擁有的資源可以幫助戰勝困難的目標﹐像路德就在改革當中利用印刷刊物以及德國人的民族感情達成改革的目標。

[5] 跟隨昔日的聖徒

馬丁路德有勇氣面對權威,是基督徒的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