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戰火有擴大可能

孔祥烱

 

戰爭牽涉中東好幾個國家

「哈馬斯黨」(Hamas)的武裝人員在六月二十八日從巴勒斯坦政府所控制的加薩地區,出發侵入以色列國境西南部一個邊防站,殺死兩個以色列軍人,並俘虜了一名以軍。三日後,以色列派遣軍隊進入加薩地區搜索,並和哈馬斯黨人戰鬥,數星期仍未停止。(註:「哈馬斯黨」就是現在控制巴勒斯坦政府之黨派,也就是發動多次自殺炸彈恐怖組織

七月十二日,黎巴嫩之恐怖組織「哈斯布勒黨」(Hezbollah)侵略以色列國境北部,殺死了八個以色列軍人,並且俘虜了兩名以軍。以色列立即進行報復行動,轟炸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部「哈施布勒黨」之大本營。哈斯布勒黨繼而用一千多枚火箭彈,襲擊了以色列多個城市,包括海法港和拿撒勒,以色列則繼續轟炸哈斯布勒黨不同的基地,包括飛機場、電臺等。雙方平民互有死傷,但最危險的是戰爭有可能會擴大,牽涉黎巴嫩政府軍、伊朗、敘利亞等。(註:「哈施布勒黨」曾經多次發動大規模恐怖行動,包括一九八三年在黎巴嫩炸死美軍二百四十一人和法軍五十八人。)

 

兩恐怖組織發動侵略行動

「哈馬斯黨」和「哈斯布勒黨」的經濟支持者是伊朗和敘利亞,而這兩個國家最近承受著來自西方的巨大壓力;伊朗被歐聯和美國要求終止核子武器的發展,敘利亞則被聯合國調查、涉嫌在兩年前參與暗殺黎巴嫩總理。新聞評論家認為,這兩個恐怖組織的行動背後,是受伊朗和敘利亞指使,而一個黎巴嫩領袖在被報章訪問時,就有這樣的暗示。這行動的目的就是要製造動亂、藉此分散西方國家的注意力,減少對他們的壓力。

 

兩個政府沒約束恐怖組織

這次戰鬥的基本原因就是因為兩個政府(巴勒斯坦和黎巴嫩),沒有約束兩個恐怖組織,結果出現了違法的侵略行動,當然,兩個恐怖組織都是現任政府的一部分,故此可以阻止政府管束他們。例如黎巴嫩在去年選出了一個反對敘利亞的政府,他們主張要「哈斯布勒黨」繳械,而聯合國亦通過同樣的決議,但政府卻一直沒有實行,理由是黎巴嫩的民選政府仍然不穩定。另外,哈斯布勒黨不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且在國會內亦有十分之一議席和兩位部長,若強硬地要恐怖組織繳械則會發生內戰,好像二、三十年以前一樣,這是政府要極力避免的。

但問題是:若政府不能約束恐怖分子,而恐怖份子的基地在黎巴嫩的國境內,他們違法的行動難道政府無須負責嗎?所以,以色列宣佈黎巴嫩政府要負起部份責任,也是有理由的。

最高目的是要毀滅以色列

以色列的國土被恐怖分子侵略,這是絕對應該以武力自衛的,所以當以色列轟炸黎巴嫩的時候,美國並沒有勸止,只要求他們要盡量避免殺害平民。當然大部分國家都知道,這次戰爭的罪魁禍首是兩個恐怖組織,但同時也認為以色列反應過份強烈,被形容為「不合比例」(disproportionate)的回應,這個評價是對的嗎?

當然,這次恐怖分子侵略並不是大規模的,但恐怖組織的最高目的是要毀滅以色列,這次行動只是一個初步嘗試,若能獲益則會變本加厲。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侵略者的行動必須以強力制止,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侵佔捷克,同盟國希望以和平談判解決,這種軟弱的反應帶來了更大的戰爭。以色列的行動雖然有爭議性,卻未必是絕對錯誤。試看多個阿拉伯國家(包括約旦、埃及、沙地阿拉伯等)破例地指責恐怖組織的行動便可以明白。

 

以軍猛烈打擊乃解決上策

這些恐怖組織不受國際法律所約束,不希望以和平解決問題,唯一的目的就是以暴力毀滅以色列,他們背後的支持者---伊朗總統就在最近說:以色列應該從地圖上被塗抹。因此,以軍對他們猛烈的打擊,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這種行動也間接為黎巴嫩政府清除了一個巨大的難題也減低了他們在世界其他地方發動恐怖行動的能力。

但是,問題並不這樣簡單。因為,一方面以色列的空襲,削減了黎巴嫩政府的威信;甚至可能使政府倒臺,這是美國和以色列絕對不期望發生的;另一方面,以色列要從黎巴嫩的南部清除「哈斯布勒黨」,必須派遣軍隊進入黎巴嫩,但這種行動可能直接導致和黎巴嫩政府部隊對抗,結果戰爭擴大。未來的發展極不明朗,而以往中東局勢的發展,很多時是憂多於喜,這次戰爭實在令觀察家十分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