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教會紛爭——基督徒世界觀(4: 1- 4: 17

 

經文提要﹕

如果我們說雅各對舌頭和智慧的教訓只是一般性的教導﹐那麼第4章很明顯是對某些人的責備。收信人的教會當中顯然已經有許多的爭執、咒罵等浮上了桌面﹐表面上可能是處理在教導上的分歧﹐對真理的剖白﹐實際上﹐雅各認為這些事都是出於人的私慾﹐為的是肉身上的享受。雅各顯然關心他們在各種紛爭時所表現的言行﹐更甚於他們爭執的內容﹐他們的行為反映出他們的價值觀是正在與神為敵的立場。

 

因此雅各的建議是他們必須謙卑順服神﹐承認自己的罪並且悔改。雅各之後亦討論了一些實例說明基督徒應有的價值觀和言行。許多的教訓都和耶穌基督的教訓相似。

 

 

A.                紛爭之源與解決之法(4: 1-10

 

v.1

一班理應有神的道在心中﹐又可蒙神恩典求上頭賜予智慧的信徒﹐到底他們彼此嫉妒紛爭的態度是怎麼得來的﹖雅各毫不客氣指出這個根源是由於他們貪愛世界﹐體貼肉體的私慾﹐以致他們站在與神敵對的位置。

 

爭戰鬥毆(wars and fightings﹕這兩個字通常用來形容國家之間的衝突以及彼此動武﹐但從上下文來看那些讀者不一定動了手﹐更可能是動了口﹐形成彼此之間的舌戰和爭執。

百體中戰鬥﹕極可能是指信徒內在的靈與及聖靈﹐都不斷和私慾爭戰(參加5: 17﹐彼前2: 11)。也有解經家認為「肢體」是指其他信徒﹐這種私慾正是讓肢體之間互相攻擊的原因。

私慾(hedone﹕原文是享樂的意思(v.3譯「宴樂」)﹐英文hedonism(享樂主義)從這字演變而來﹐雖然可有中性的意思﹐但這字在新約中的用法多帶有貶義性質(路8: 14﹐彼後2: 13)。從上下文看來﹐當中極可能牽涉到金錢、地位等等(參3: 1, 4: 11-16, 5: 1-6)。

 

v.2a

這一節基本上有兩種翻譯﹕

1) 把「得不著」成為重點﹕貪戀→得不著﹐殺害嫉妒→得不著﹐鬥毆爭戰(→也得不著﹐因為你們不求。)(和合本、NIVKJV均用此翻譯。)

2) 把「殺害」和「鬥毆爭戰」成為「得不著」的結果﹕貪戀→得不著→因此你們殺害﹔嫉妒(熱切追求的意思)→得不著→因此你們爭戰鬥毆。(新譯本、ESVNASB均用此翻譯。)

採用第2種譯法的原因主要是這和當時希臘文學對道德的勸勉模式很相似﹐而且「殺害」放在結果的位置似乎較為通順。

 

殺害﹕有些人聯想到激進的奮銳黨﹐可能真的殺了人。另有些人認為這只是雅各的警告﹐要小心貪戀時最壞的情況可能會發生這種情形。也有人認為這些人彼此之間所產生的恨意就像殺人一樣(太5: 21-22)。

嫉妒﹕參3: 14的解釋﹐可解作熱心。若用譯法2﹐這個字就和前半節「貪戀」對稱平排﹐都有類似渴望的意思。

 

v.2b-3

對神的祈求應該是以神的國和祂的旨意為中心(太6: 9-10)﹐向祂祈求於我們無益甚至有害的事﹐神自然不會答允。

妄求﹕動機不良、自私的祈求﹐是為了個人的享樂。

 

v.4

淫亂的人﹕原文是陰性名詞﹐即淫婦。在舊約時代神經常用婚姻去比喻神和以色列人的關係(賽54: 1-6﹐耶2: 2)﹐當以色列人忘記了神﹐甚至去敬拜其他假神來滿足自己的私慾時﹐就被神稱為「淫婦」或「行淫」的(參何西亞書)。即使在新約中教會和神的關係也像婚姻一樣(太12: 39﹐弗5: 21-33)。

世俗﹕參3: 6的解釋。這裡明顯指與神敵對的勢力。既然神已經與世俗為敵﹐我們若通敵、跟從、甚至追求世俗的事也就是與神為敵了。

與世俗為友friendship, philia)﹕新約中只在這一節用到這個字﹐指對人的一種愛慕﹐感情上的親密。後半節的「友」(friend, philos)則十分常用﹐指的是一個親近的人(朋友)。即使只是渴望與世界成為朋友﹐也是與神為敵的。事實上這與雅各不斷提到的「心懷二意」息息相關。

 

v.5

這一節的後半句應該是對經文的引用﹐全句意思是﹕你們想經上所說「(後半句)」的這個道理是沒用處的嗎﹖而這後半句﹐根據文法上的結構以及上下文的配合﹐「靈」這個字可作為主詞(subject)或受詞(object)。這樣﹐就可以有兩種意思﹕

1) 靈作為受詞的話﹐這個靈就是「神使之居住在我們裡面的靈」﹐因此這裡代表的是聖靈。主題是神愛我們至於嫉妒的地步。這個主題經常在舊約被提及(出20: 534: 14﹐亞8: 2)﹐表示神需要我們完全屬祂﹐歸於祂。這個譯法和v.4以及v.1-3的主題很吻合。

2) 靈作為主詞的話﹐這個靈就可以代表人自己的靈。主題變成「嫉妒是人的天性」﹐人就是會傾向渴慕去嫉妒(一種爭競的熱心﹐參3: 14)﹐而產生犯罪的行為。這也是舊約常提到的主題(例如創8: 21)。這解釋也可配合v.1-3﹐甚至更好配合以下v.6

 

經上所說﹕通常這是指舊約聖經的引用﹐但接著的這一句卻在舊約尋找不到﹐可能這是歸納舊約的教導而提出的論點。

 

v.6

但他賜更多的恩典﹕按照v.5的譯法﹐這一句將會對應不同的主題。

·         按第一個解釋﹐倘若神愛我們到嫉妒的地步﹐我們似乎會吃不消﹐但神必會賜足夠的恩典讓我們可以達成祂嚴格的要求。

·         v.5在描寫人罪惡的傾向﹐那麼神所賜的恩典就是叫我們能戰勝人的天然傾向﹐克服人的罪性。

總括來說﹐這裡說明神是賜恩典的神﹐而祂的恩典足夠我們應付一切難題。

神阻擋…﹕出自箴3: 34。神賜恩典是有一個條件的﹐就是那人必須謙卑。只有謙卑的人才會承認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的罪﹐並接受神的恩典。

 

v.7-8a

v.7-10是針對v.6所引用的經文所提出的實用建議。事實上﹐謙卑與驕傲的討論一直延續到5: 6﹐讓讀者清楚明白何謂一個謙卑的態度。

 

順服神﹕表示積極地遵從神的命令﹐跟從祂的帶領。

抵擋魔鬼(Diabolos﹕這是希伯來文「撒旦」的希臘文翻譯。雖然雅各一再說明嫉妒、紛爭等來自人的私慾﹐但不能忽視魔鬼的存在﹐而他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人離開神。即使如此﹐神已經讓祂的信徒有足夠能力去抵擋魔鬼。

親近神﹕剛好就是抵擋魔鬼的相反。我們若親近神﹐神必主動回應我們﹐親近我們。這是祂的恩典﹐也是應許。神的恩典不單只是命令和規條﹐而是建立在愛的根基上。

 

v.8b-9

那麼﹐怎樣才能親近神呢﹖v.8b用了兩個完全平衡的句子﹐呼召讀者們要潔淨他們自己。這裡作者不用「我的弟兄們」而是用兩個指責的稱呼﹐似乎正在懇切地想表達罪的嚴重性。

潔淨你們的手﹐清潔你們的心﹕手代表外在行為﹐心代表內在的思想和態度﹐思想和行為上的改變代表著真正的悔改。(參詩24: 3-4

愁苦、悲哀、哭泣﹕為到自己的罪真正的悲傷懊悔。舊約常用這些描述百姓真正的悔改。(參珥2: 12

喜笑﹕新約中只在此處出現﹐在舊約多用來描述愚昧人發出的笑聲。他們以為自己在享樂中過得正好﹐對罪沒有警惕性﹐忘記了神將要審判。(參路6: 25)此處正在形容人對罪的態度﹐並非針對一切的歡樂。

 

v.10

v.6引用箴言以謙卑作開頭﹐到這裡再次以謙卑作總結﹐主題非常清晰。這裡的教訓和耶穌討論法利賽人和稅吏的比喻一樣(路18: 14)﹐「自卑的﹐必升為高」﹐這也是新約喜愛使用的教訓之一(林後11: 7﹐彼前5: 6)。

 

 

B.                禁戒批評(4: 11-12

 

v.11

批評(Katalaleo﹕含有惡意﹐不真實的控訴。新約中用這個字及其名詞時通常都與嫉妒(林後12: 20﹐彼前2: 1)﹐自私(林後12: 20)等字連在一起﹐在其他地方譯毀謗(彼前2: 123: 16)。雅各顯然不是針對用愛心發出的勸告﹐或是教會對罪的審判(太18: 15-18)。

論斷(Krino﹕也是一種惡意的判斷和責難。參太7: 1-5

律法﹕參考2: 8-13的解釋。惡意毀謗自己的弟兄﹐最起碼和「愛人如己」的誡命相違背。若人不去遵行律法﹐認為律法不好或不適合遵守﹐就好像成為對律法的裁判一樣。

 

v.12

事實上﹐只有一位有權力去判定律法和審判人﹐就是神(能救人也能滅人﹐包括身體和靈魂﹔參太10: 28)。作者的問題就像一個極大的諷刺﹕「你難道是神嗎﹖」

 

基督徒世界觀

 

A.                禁戒驕傲(4: 13-17

 

v.13-14

4: 13-17的討論關係到一班人﹐他們似乎有以下幾個問題﹕A) 驕傲﹔自覺可以控制一切。 B) 神並未有在他們的計劃中有任何地位。C) 著眼在世上的財富。這裡的討論和耶穌在路12: 15-20的財主故事十分相似﹐但這些人的問題在於他們知而不行。

 

嗐(age nyn﹕吸引人注意的稱呼(英文譯Come nowNow listen)。5: 1-6用同一字開頭﹐令人聯想到這兩段彼此之間的關係。

作買賣得利﹕這些人似乎很有錢﹐目標也是為了賺錢。

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雅各當頭捧喝﹐說出一個他們忽略的真理﹕人根本沒有能力去控制將來﹐只有神可以。

雲霧﹕比喻短暫﹐就像煙霧或蒸氣一樣很快就消散掉。

 

v.15

﹕在新約﹐「主」多指向耶穌基督。但舊約當中「主」乃是指耶和華。當然﹐有這個字出現﹐不排除這裡想要訓勉的一班猶太人可能是(比較富有的)基督徒。

主若願意﹕除了雅各外﹐似乎沒有其他使徒勸信徒這樣說話﹐因為他們都已經明白真理﹐理所當然地要照著神的旨意過活。這裡顯然是要讀者無論作任何計劃都先要考慮神的心意﹐並按祂的旨意行事。否則在說話當中單加這幾個字並無用處。

 

v.16

張狂﹕新約中除了此處﹐只有約一2: 16論到今生的「驕傲」時有用同一字。這種屬世界、短暫的驕傲不應是信徒追求的﹐更不用說以此自誇。正如雅各所說﹐這是邪惡的﹐是和神敵對的。

 

v.17

許多解經家認為這一節是一句獨立的格言﹐事實上這結論可以有非常廣闊的應用範圍。但原文開頭有「因此」這個字﹐表示這節的結論和前面所述有一個因果的關係。

4: 7-10雅各提出信徒要謙卑﹐這顯然不是新的論點﹐信徒都應該知道。但他們中間有些人卻表現出v.11-12, 13-16等等驕傲的行為﹐因此問題是他們知而不行﹐這顯然是罪。這「不去行善」可能狹義地指他們沒有過謙卑的生活。

 

 

思考應用﹕

·         謙卑是蒙神祝福的第一步。我們若無知地以為自己能夠掌握自己的生活﹐渴慕世上那些短暫的享樂和財富﹐會令自己站在與神敵對的位置。這樣﹐人和人之間相處產生各種紛爭、傷害一點也不奇怪。我們應跟從聖經的建議﹐要順服神﹐抵擋魔鬼﹐並要親近神。而要親近神需要我們為自己的罪真誠地悔改﹐不要再為這些短暫的享樂和今生的驕傲誇口。

·         要小心不要隨便定人的罪﹐更要檢驗自己是否出於愛心﹐還是出於惡意﹐只是為了滿足我們驕傲的心態。若是真的覺得弟兄或姐妹得罪了神﹐可按聖經的教導和那人討論(用愛心說誠實話﹐或按太18: 15-18的步驟)﹐盼望能挽回那個人。